孩子,生下來本沒有任何差異,而從小生活的環境、家長的素質、興趣愛好影響,讓孩子們耳濡目染變成各種各樣的熊孩子,好孩子。
通常我們會怎么評論一個孩子是好還是熊呢?舉例來講,當我們去圖書館時:
好孩子:保持安靜,遵守圖書館的規則
熊孩子:隨心所欲,完全忽略圖書館的規則,他自己就是規則
建立規則意識
所以,好孩子和熊孩子的區別在于是否能清晰認知規則并且遵守規則。
那么在暑假期間,父母應該如何利用這段時間,讓熊孩子擁有規則意識呢?
首先,家長要從小引導孩子建立規則意識,讓孩子知道什么可以做,什么不可以做,什么是于自己于他人都有益,兒童也可以獲得一種愛的體驗,這也是引導孩子適應環境的一種表現。
制定獎懲制度
其次,父母可以制定一些有效的獎懲制度。
比如,孩子如果能夠達到自己的要求或者遵守規矩,就獎勵他們更多玩耍的時間,父母配合他們做自已想做的事情。
但是如果沒有完戰,就要接受一些小小的懲罰,比如這一個星期內他們絕對不會有機會看到他心愛的玩具,當然家長也不會為他們購置新的玩具等。
關注孩子心理
最后,父母應該多花時間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。
孩子就像一顆小樹苗,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的給他修枝剪葉,他才能茁壯的像天空生長。
家長眼里孩子尤其是處于特定“敏感期”孩子的“頑皮”、“無理取鬧”、“發脾氣”等行為,可能是他們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的一種外在表現。
此時孩子需要的是家長的理解、關注、回應和引導,需求得到滿足他們自然就會緩和平靜下來。
如果家長粗暴地應對,無意中就會傷害到孩子的精神或心靈,壓抑兒童個性的發展。
教育孩子,用對方法,才能事半功倍!爸爸媽媽們,學會了嗎?